音乐教育研究所西席深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开展“彝族古板音乐文化进校园钻研运动”
泉源:
作者:
宣布时间: 2017/6/9 15:05:00
浏览量3654次
为开发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富厚的古板音乐文化资源,将其融入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并探索构建具有凉山彝族特色的地方音乐课程系统。2017年5月22日,应凉山州教育局约请,我校音乐教育研究所皮欢先生向导课题组成员电子科技大学隶属实验小学寇忠泉校长、成都会双流县音乐家协会何均主席、锦江区中小音教研员张志超先生、成都会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何国英先生、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陈睿先生一行六人来到西昌第四小学和喜德县瓦尔九年一直制学校,开展“四川凉山彝族古板音乐文化进校园”教学钻研运动。出席本次运动的尚有凉山州教育局艺术处姜西先生,凉山州音乐教研员李胜先生,西昌第二小学、西昌第四小学、西昌第五小学、喜德县瓦尔学校的向导和音乐西席以及从事彝族音乐文化课题研究的相关职员。
本次运动依托音乐教育研究所皮欢先生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2部主要效果——四川凉山彝族中小学音乐课读本《歌声飞出大凉山》(荣获四川省第十七届省社科优异效果三等奖)和《歌声飞出大凉山》教学设计而开展的“四川凉山彝族音乐文化进校园”钻研运动。并由何国英先生和陈睿先生执教,选取《歌声飞出大凉山》书中第一单位彝族民间歌曲《种杉树》和《阿唧唧阿嘎嘎》两首彝族童谣展示具有四川凉山彝族特色的音乐课。
其中,何国英先生执教的音乐课《种杉树》,以彝族古板乐器“口弦”为线索举行学习,探索口弦的演奏方法和舞蹈,让孩子们在歌曲劳动情景的创设中学会用彝语演唱歌曲。教学中接纳语言、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元素完整地体现彝族人物在歌声中劳动、玩笑的情景。另一堂课由陈睿先生执教彝族童谣《阿唧唧阿嘎嘎》,教学中接纳凉山彝族“火”文化元素,运用奥尔夫教育理念,让每一位同砚加入到音乐运动中,并使用“三色杯”(红、黄、黑)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多种游戏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彝族歌曲,整堂课在欢喜的音乐运动中竣事。
观摩课竣事后,由皮欢先生将课题的2部主要效果—四川凉山彝族中小学音乐课读本《歌声飞出大凉山》和《歌声飞出大凉山》教学设计赠予凉山州教育局?魏笥氩位嶂霸痹谖鞑男〈蠖硬烤痛泻胙镆妥迕窦湟衾治幕傩凶暄;嵘,各人对本课题的开展以及课题效果的展现体现高度赞赏!音乐教育研究所将进一步对民族地区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音乐课程系统”、“艺术教育”等相关论题举行研究,希望为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孝顺一份实力,更好地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